close

山居筆記

 

逛攝影器材相關的論壇,一定常常看到徵求推薦鏡頭的類似文章。

尤其是當看到明明是要去爬山拍風景,但卻得到推薦超廣角的回應比比皆是。

乍看之下拍風景用超廣角好像很合邏輯,但是去爬山還推薦超廣角是怎麼樣, 這時候心中不免納悶,推薦人難到很少在爬山嗎?

推薦超廣角的鐵定是這種想法,面對壯闊的大景,廣到不能再廣的鏡頭也未必能裝得下,那麼把防潮箱中得力的最短焦距當成機身蓋帶出門準沒錯。

殊不知兵器一寸短一吋險,大景總需前景來襯托,當我們忘記了超廣角的使用要訣-靠近被攝物,爬一趟山回來卻拍一堆不知所云的圖片也只是剛好而已。

 

 

標準小望遠構圖

 

正所謂登高望遠,到大山大水的地方邊走邊攝影,假如有負重的限制,至少帶個包含中長焦段的高倍變焦旅遊鏡比只帶超廣角來得實用些。

我們用這張圖來舉個例子,在爬山的過程中,預見令人想拿起相機的環境不外乎這種景點。

站在高崗上,望著遠方,享受那氣動山河的壯麗。 其實能找到這種制高絕景點已經實屬幸運了,可大部分的情況沒那麼樂觀。

當找不到可以貼近它,適合用來製造張力的前景,超廣角隨便一拍便會出現最右邊那種類型的照片。

原本認為景觀中想要呈現的趣味點都遠在天邊,靜靜地躲在畫面角落, 大部分的面積卻留給幾叢看不出為何要帶進景框中的樹,以及一堆沒有章法的草。

當這份悔不當初,已經成為機身蓋被帶出門的超廣角如何解套? 其實回到前面所講的,找前景。

 

 

山景-GoogleMap

 

我用GoogleMap的合歡山景舉個例子,你可以選擇站在馬路旁邊對著黃色欄杆發呆,

然後望向遠方的車子,等他開過來的瞬間按下快門,完成一張【藍天 白雲 車遊】的合歡山作品。

不過這時你右邊帶24-70的朋友已經對山景按了好幾張了, 左邊帶70-200的朋友已經拍到對面山頂上的反射板、跳過去的金翼白眉,總總不易發覺但仔細觀察卻極為有趣的亮點。

這就是輕信帶只超廣角爬山旅行付出的代價。 只要預期可能會有制高處、或者視野遼闊無比的的景點,我必定帶著35~200mm的組合。

 

 

主力鏡頭:N16-85VR、N20-35 2.8D、N50 1.8D、T70-200 2.8

 

如果沒有,將會失去許多有趣的畫面

 

縱谷瓜田

太平洋上

中華紙漿廠

南華夜迷離

脂粉城市

追日

大肚山的旋律

溪頭林道

旭硝子之夜

玉兔乘銀勾

頂石棹 三重奏

餘音繚繞

燦爛夜台北

城市迷彩

遨翔

富里鄉農會

永漢高爾夫球場

翻過山越過雲

Sunset on Layers

石門水庫楓林道 漫步

六十石山 採收

田野

 

舉了這麼多例子,有些圖甚至你光看,也未必能夠發覺有甚麼居高臨下的味道,那麼可以再回去看一次。

或許我只是稍微比被攝物站得高了兩三公尺而已,利用長焦壓縮的特性,將前景貼在背景上,去除不必要的環境干擾,強調景框中有趣的點。

前提是只要場地夠寬闊,長焦鏡就不會綁手綁腳。

這點跟超廣角很適合在擁擠的都市巷弄間近身短打是剛好相反的。

端看攝影者有沒有事先用攝影眼看穿這個問題。

 

當然,這類的問題也常常出現在【出國】的時候,去歐美難道也推超廣角才是王道?(我已經看過不少篇這樣寫了)

其實這得要看地點,假如是去寬闊到不管去找哪個無意中一眼瞥到的位置取景,都至少得走個二三十分鐘才能抵達的地點。

那麼一管稱職的高倍變焦旅遊境才是首選。

以下去加拿大賞楓的例子,同意否?

 

加拿大 魁北克市 鄉村

加拿大 塔伯拉山 跑車浪漫旅

加拿大 蒙特婁 悠閒

 

 

 

 

 

 

延伸閱讀

【器材文】風景獵人攝影裝備一覽

【器材文】Tokina 11-16 F2.8試拍

arrow
arrow

    Lada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